四次逃跑后覺醒的“勵志男”
----軍校南陽畢業學員劉守剛心靈轉化的成長故事
“親愛的胡老師,守剛已是河南省警官職業技術學院的優秀學員,他參加了去年十一月最為艱苦的特警訓練,受到通報嘉獎,孩子能有今天的可喜變化,感恩西典!”2019年1月12日,西典心理少年軍校收到已畢業的學員劉守剛爸爸寫來的感謝信。知道內情的人都清楚,劉守剛完成從一個“問題少年”到一個“陽光男孩”的蛻變,竟經歷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前后付出了四次逃跑的代價,無數個揪心的不眠之夜,一路走來,其艱難可想而知,其意義非同凡響。
提起兒子劉守剛,三年前劉守剛的爸爸用了兩個“不堪回首”,“痛不欲生”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一個中年男人談起“不聽話”的兒子,瞬間酸楚的淚水盈滿眼眶。
這個14歲的孩子也曾經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令人羨慕的是,他還有一個雙胞胎的弟弟。但是在父母離異以后,哥倆就跟著爸爸一起生活,由于爸爸常常忙于工作,在這個缺少母親溫暖的家庭,他只能去外面尋求一些慰藉。他從十二歲起每天和社會上朋友廝混在一起,講兄弟義氣,花錢大手大腳,抽煙喝酒逃學,樣樣都干,是一個十足的“叛逆少年”。
2016年1月21日,在他父親的求助下,軍校的老師們從襄陽驅車來到了他南陽的家里。只見多日不回家的他正躺在床上玩著手機,聽見有人來也未曾下床打招呼。他的爸爸迫不及待握住軍校汪教官的手:“汪教官,我是打也打啦罵也罵了真的拿他沒有辦法了,只能求助你們了,我相信你們一 定可以改變他!”。就這樣,劉守剛被強制送進了軍校,一路上,他的表情空洞而冷漠。
由于他過去在外“混社會”,練就了“察言觀色”“投其所好”的本領,在軍校紀律如鐵的三個月里,他善于偽裝,“表現都是比較好的”,說話平聲靜氣,做事利利索索。2016年4月20日,孩子們正在體驗農家勞動——搬磚,考慮到劉守剛是個身強體壯的“大男孩”,又有威信并且思想狀況相對“穩定”,就讓他帶領另外三個孩子把磚從校門口搬進學校,也就是一轉眼的功夫,胡老師未看見這幾個孩子的身影,再追出去查看的時候,四個孩子都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老師教官們立即在附近人家,村里,鎮上尋找,但都未找到。之后迅速聯系了家長,并且在24小時以內在派出所報了案。劉守剛等四個孩子同時逃跑,幾天里,所有老師教官的心都懸著,吃不好,睡不著。心里萬分擔心這些孩子,他們在哪兒,是否吃飽穿暖,人身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好在幾天之后,軍校陸陸續續接到家長們的電話,孩子們都已經平安到家了。
這時,所有人長吁一口氣,但是接下來更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們思考與反思,孩子們逃跑真的是我們教育出錯了嗎?一個已經在這里度過了近三個多月時光的學生為什么還有逃跑的想法?這次的逃跑是否是孩子們策劃的有預謀的事件呢?我們軍校的防范責任在哪里?老師教官們緊急召開了會議。會上大家分析到,這些被送到軍校來的孩子,他們身上大都有很多的惡習、諸如,厭學逃學、抽煙喝酒、夜不歸宿、奢靡浪費、網癮早戀等都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要改變它更不可能是短時間的事,劉守剛能在學校表現不錯,說明他有一顆想改變的心,但是未成年人自控力差,是非觀念差,沒有一個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們“趨利避害”“尋歡作樂”的心理本能,促使他們想要逃避這個嚴苛的環境,逃回自己的舒適圈過樂哉游哉的生活。
如果孩子逃跑為此能吸取教訓,改邪歸正那也是求之不得的事,與其給孩子武力強制,不如信任孩子一回,軍校的老師教官們統一了認識。然而在家中“舒服”的日子沒過幾天,劉守剛的爸爸一個深夜又再次給汪教官打電話,說孩子離家出走“失蹤”兩個多月,不和家人聯系,也不知是死是活,剛才,別人打電話說在一個網吧里見到了他,希望連夜把孩子“火速”抓走。2016年9月22日劉守剛第二次被強制送到軍校,但是在第 一次成 功嘗試之后以后,劉守剛的心中種下了一個逃跑的小火苗。沒過半個月,他卻再次翻墻逃跑......
面對兩次逃跑有家不回的兒子,他的爸爸那一刻五味雜存:“兒子只所以成這個樣子,與自己有很大關系,自己除了家庭的離異變故,平時因忙于工作也疏忽了兒子的管理,以至于兒子我行我素,走入歧途,送到軍校也是迫不得已,但孩子已逃跑兩次了,人畢竟會犯錯誤,是不是再給孩子一個機會?”
多年來,父子倆第 一次好好地坐在一起談了心,爸爸向兒子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之情,他也表示不再亂跑去上學,不再社會上混了。見兒子有了一絲的變化,他爸爸心里稍微踏實了一些。在家里的這段時間,可能是為了不想再次進軍校,剛開始他的表現很不錯,也象征性地背起書包去上了幾天學。
一次,他約上幾個“同伙”,把他爸爸的保險柜撬了,拿走了里面的20000多元現金,還有其它煙酒。這還沒完,他為了把事情“處理”好,在現場說家里被盜了,督促父親趕快報案,不明事理的爸爸以為兒子長大懂事了,后經公安部門破案是他一手所為時,那一刻,他爸爸肺都要氣炸了:“孩子可以犯錯,但不能犯道德品行的錯誤,更不能違法亂紀,尋釁滋事。”他爸爸一狠心,把兒子交給了派出所。如果從內心深處改變,那么孩子定會發自內心的嚴格控制自己行為,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變成一個“演員”。結果可想而知,2017年11月8日,他再次從派出所被強制壓了回來。
有了前兩次他逃跑的經驗,老師教官們都格外注意這個孩子,也一直給他進行思想教育,做好心理說服工作,但是誰也沒想到,這個孩子竟然如此“執著”。這一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偷了睡在他身邊汪教官鑰匙,并且在自己出去以后鎖上了寢室的門,讓里面的人出不來。汪教官察覺以后,把鎖撬開連夜出去找他,但是留給教官的只有無邊的黑暗。
在劉守剛沒有消息的這幾天,汪教官擔心的睡不著覺,半夜逃走,孩子去哪兒了,會不會有什么意外,孩子為什么三番五次的逃跑。他知道這是個不喜歡被管教的孩子,內心因父母離異受到傷害,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汪教官心里一直回蕩著他父親的話語,孩子就交給你們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種使命感讓所有老師教官都拿出最好的狀態去保護去改變孩子們。
好在幾天后接到了他父親報平安的消息,這次,他爸爸立場很堅定:“爸爸不會放棄你,你一天不走上正道,爸爸一天就要幫你救你,爸爸和你沒有退路,對你錯誤的縱容就是對爸爸責任的犯罪,無論你跑回多少次,只要不改好就送你多少次。”。劉守剛再次被送回了軍校。當我們再次去他家的時候,他的父親顯得有些羞愧:“真的讓你們擔心了,我代孩子給大家道個歉。”接著對劉守剛說:“守剛,爸爸給你送過去,只希望你能在學校坐的住,你已經是個大男孩了,以后也是要承擔起家庭責任的男子漢,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幼稚貪玩了,你要比弟弟更快的成熟起來。我不指望你有多好的學習成績,只希望你不要再在外面混,希望你能給自己的人生定一個目標,然后一步一步走向坦途。”這一次,劉守剛似乎有些觸動,嘴唇微張,卻欲言又止。
有了三次逃跑的無功而返,他爸爸和軍校老師教官“寸土必爭,寸土不讓”的堅強意志,他雖說“跑”心不死,曾私下與其它學員“合計”過再次逃跑,但在軍校“嚴防死守”的管理面前,那躁動不安的心終于開始沉寂下來。
澆樹澆根,救人救心。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學習、訓練,在軍校舉辦的“違法亂紀可恥,獨立自強光榮”警示報告大會上,他向全校師生承認了自己目無法紀,擅自逃跑嚴重錯誤,告誡學員吸取教訓,痛改前非,做一個守紀律、敢擔當、有作為的人,為了激勵懲戒自己,他讓教官給自己剃個光頭,寓意為“從頭開始”。同時,老師教官趁熱打鐵一起打響了“攻堅心理戰”,為了增強他的法制觀念,一點點地學習《未成年人保護 法》、《刑法》等法律常識;為了建立與父親的情感聯結化解恩怨,借助家排技術,讓他宣泄心中對學業、家庭、父母的負面情緒;為了調整他脾氣暴躁自由散漫等心理問題,采用的催眠等技術處理網癮、厭學、抽煙、盜竊負面影響;為了種下感恩孝心的種子,每天朗誦《弟子規》,學唱《父親》的歌曲理解父親的苦心; 為了明確人生的目標,老師與他一同觀看《戰狼2》等電影,找來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分享人活著的價值和意義.....
2018年5月28日,一個令他終身難忘的日子,經過軍校的學習歷練,劉守剛成為西典歷史上第 一個“四進宮”的孩子,這一次他似乎真的變了,他深有感觸地說:“過去 ,我只所以屢次逃跑,就是想過外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受軍校生活的約束,誰知到最后因自己的瘋狂到了違法犯罪的地步,看來,人生的責任跑不掉,唯有知錯即改,洗心革面,人生才有好前程。”這一次,他終于可以大大方方的走出校門,并且是所有軍校老師同學們為他列隊送別。劉守剛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正式告別了軍校,也意味著他下定決心摒棄掉他所有的過去,走向嶄新的人生未來。
(附:下面是劉守剛父親在西典心理少年軍校家長群發的一段話。
守剛爸:真心感謝西典學校的胡校長和汪老師,劉老師,李老師等所有的老師和家長, 如今的劉守剛在鄭州司法警官學院就讀,表現優異的他還被授予“優秀學員”的稱號。
昨天孩子是放寒假的日子,他上的是該校招生最后一屆3十2大專 ,知道學歷低今后工作難,他主動要求參加鄭大組織的專升本自學考試,如果學習順利,在大專畢業時,可以幾乎同時拿到鄭州大學發的自考法律本科文憑。去年秋天主動參加并順利通過百里挑一的藍豹“特警隊”苦練學習。昨天下午我收到他發來的獎狀時,我第 一時間發給胡校長,感恩西典,希望群里家長一 定每次參加家校互動的會議,認真配合老師做好父母自我的回歸教育工作,找回自己,讓走失的孩子早日迷途知返,讓動蕩的家庭早日幸福和諧。)